欢迎您来聊城人才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新闻 > 政府招考 > 公务员 > 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聊城市人事局关于培养和用好人才的若干规定
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聊城市人事局关于培养和用好人才的若干规定
作者: 时间:2009/4/20 阅读:2382次

中共聊城市委组织部、聊城市人事局关于培养和用好人才的若干规定

聊组发[2005]1 5

为适应我市对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培养和用好本地现有人才作出如下规定。

1、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实施“2621人才工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具有硕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作为培养对象,到国内外名牌大学、科研机构进行深造,选拔一批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优秀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家重点经济院校进行培训。力争在5年内培养引进20名左右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技术带头人,选拔培养60名左右在省内有一定声望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200名左右市级拔尖人才,1000名左右乡村优秀科技人才。

2、培养本地适用人才。针对我市急需专业的毕业生生源流失严重的实际,人事部门要采取得力措施,每年选送500-1000名高中或中专以上毕业生到高校深造,培养一批本地用得着、养得起、留得住的适用人才。毕业后进入国有企业或非公有制单位工作,由市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办理有关手续。

3、提供继续教育培训。各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和健全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积极鼓励在岗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才加强业务学习,并安排每人每年累计不少于l4天的脱产培训。培训方式可采取自培、委托高校或科研单位培训、出国培训等,培训费用由人才所在单位支付,组织人事部门对培训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对于未按规定对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在年度全市、行业“评优树先”活动中,不得评为先进单位,其主要负责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和先进工作者。

4、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参加教育培训、进修深造。在职工作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取得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毕监证书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脱产学习期间与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获得政治荣誉、物质奖励以及晋职升级等方面享有同等待遇,学习期间的费用单位应给予一定的补助。

5、鼓励支持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到非公有制单位静农村基层一线工作。凡自愿到非公有制单位和农村基层一线工作的各类人才,其人事关系不愿转到工作单位的,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在2年内免费为其实行人事代理(2年后由用人单位支付代理费用),并按有关规定套改事业单位工资标准,保留档案工资,户口可落在市、县(市、区),也可统一挂靠到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集体户口上。毕业生可取消见习期,直接转正定级,并上浮一级工资,8年后固定。其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龄计算、社会保障等均与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一视同仁。具体手续由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办理。    6、放活各类事业单位编制内进人形式。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在编制限额内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接受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用人单位同意接收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进财政补贴或经费自理事业单,可不受编制和人员结构比例的限制;在非公有制单位和农村基层一线工作5年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符合报考国家公务员条件的多同等成绩下优先录用。

7、鼓励人才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与开发。各类人才可,以充分利用其合法的知识产权、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和资金等条件,与市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及各类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合作研究可以采取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的形式进行;可以是长期合作,也可以短期合作。支持市内人才、单位与市外、国(境)外人才和单位合作,在市外、国(境)外建立合作研究开发基地。

8、鼓励人才开办中介服务机构。在不损害原单位和他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各类人才按规定在市内注册中介服务机构,为市内单位引进资金、技术、项目等提供中介服务;联系市内外、国(境)外专家来聊举办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建立与国内外学术团体的联系并开展科技经济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市外、国(境)外建立从事为聊城产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推介营销等提供中介服务。

9、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实行“人才共享”。允许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不损害国家和单位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可以至到其他单位兼职、并按工作业绩兼酬,由本人向原单位报告备案;打破少才部门所有和区域界限,允许企、事业单位高级人才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服务,其工作成果按人才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协议和国家有关规定,分别为人才个人拥有、用人单位拥有或双方共同拥有。对共享的人才经批准可以建立个人档案副本,共享其智力资源。

10、实行不同形式的工资制度。允许企事业单位对有特殊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办理好档案工资的同时,实行年薪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协议工资制、课题工资制和股份期权制等多元化分配方式。鼓励将专业技术人员拥有的专利、非职务发明和专有技术,价值量化后转为个人拥有的企业股份。

11、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竞聘制,制定精简高效、结构合理、群体优化的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量才使用,竞争上岗,特别优秀的可以优先聘任,不能同职同聘的也可高职低聘,并与收入和待遇挂钩。

l 2、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各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和完善人才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已按规定和要求开展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单位而未为人才办理保险的,要采取强制性措施保证落实。对做出特殊贡献的人才,用人单位可以为其办理家庭财产、人身意外伤害、补充医疗等附加保险并入成本。

1 3、建立人才信息库,开展人才派遣业务。依托聊城市人才市场建立人才信息库,掌握国内外有关高级人才的基本信息,积极为高新企业和其他企业物色人才,有计划地组织“人才招聘团”到国内外聘请紧缺人才。在充分占有人才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人才派遣业务,通过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盘活现有人才存量。

来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