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近年来,我区各级组织部门针对各市地实际,落实管理责任,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式,有效解决流动党员“在哪里”“怎么管”“管得好”等问题,为流动党员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随着我区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与完善,群众的就业观念、就业走向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力流动和党员流动已成为一个常态。流动党员难管理主要体现在年轻农村党员流动性强、党员联系难、党费收缴难、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等方面,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党员自身发展需要。笔者认为,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如何抓好流动党员管理,让流动党员流得动、管得着,成为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
首先,要强化管理意识,改变工作思路。我区各级组织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按照有利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切实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好、抓实。要改革管理思路,各级党组织要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做到党员走到哪里,就管到哪里,使流动党员无论在哪儿,都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其次,要构筑组织网络,规范组织生活。我区各级组织部门和相关部门要协调联动,健全和完善组织设置,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筑起坚实的阵地。在坚实组织保障的基础上,积极改进活动方式,规范组织生活。从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富有吸引力的党内活动,激发流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此外,每逢“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应以基层党组织的名义向每名外出流动党员邮寄一封慰问信,使每名外出流动党员都能感受到党的关怀,努力做到“流动不离党,人散心不散”。
最后,要创新管理举措,健全监督机制。我区各级组织部门必须明确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管理责任,设立“流动党员管理小组”,在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确保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实效。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让党员可以网络上进行党费缴纳,进行网络课程学习,切实提升年轻党员和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接受度、认同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同时,针对年轻党员知识化且具有新思维、新想法、新需求等方面的特点,创新党建工作的技术形态,利用QQ、微信等网络交流平台增进与流动党员的交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